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8篇
管理学   3篇
民族学   14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86篇
理论方法论   19篇
综合类   452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16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66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51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3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1.
古代语文学和语言学都有解释功能,语学著成名书,解释入于名学,名学为概念、逻辑之学。名书《尔雅》和古代传注,都有名理可言;作为一种知识考古,又都有自己的解释背景和思想。诸子本哲学,但到处可见语言解释和修辞隐喻。  相似文献   
12.
现代新儒家徐复观认为,董仲舒的经学解释与"天的哲学",塑造了汉代思想的特性,影响到先秦儒家思想在发展中重要的转折,在思想上的意义特为重大.徐复观从解释学的角度研究董仲舒之公羊学的建立,揭示其经学解释表现出较强的主观性.董仲舒把阴阳五行的天道与社会政治人生之道贯通起来,构成了天的哲学;天的哲学具有重要的道德意义.徐复观的解释有两个特点:一是重视阐释董仲舒所处的时代政治背景、个性人格对他思想形成的影响;二是同情理解董仲舒其人及思想,一方面能深及他思想建立的动机和目的,另一方面能抉发专制政治对他思想的歪曲利用与后世小儒对他思想的片面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刑法司法解释溯及力的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分析我国刑法司法解释溯及力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论述了刑法司法解释应有溯及力,以及溯及力存在的各种情况。还就刑法司法解释溯及力在司法实践中的几种特殊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附条件逮捕发端于司法实践,对协调办案需要和人权保障意义重大。但各地运行状况并不统一,学界也存在着一定的理论争议。对此可以从文本认同、理论认同和感情认同三个角度加以探讨,既指出理论质疑,也阐明其存在的合理性和改善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新中国六十年红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可以发现社会历史批评派、索隐派、考证派等诸种学派的学术特征以及"泛文化"倾向在红学中的表现,在指认上述批评范式不同程度遮蔽了<红楼梦>审美视线因而其诠释维度有限的同时,也应当肯定它们在红学发展史上曾起过的作用,由此可以对红学的突破契机、发展前景进行期待性的展望.  相似文献   
17.
实质课税原则在税法发展中逐步受到重视,尤其在税法的运用和执行阶段。但是,德、日等均在避税之否认领域使用“实质课税原则”,实质课税原则在德国、日本、我国台湾地区的立法及实践中非为基本原则。许多被我国学者认为属于实质课税原则适用范围的问题,实际上并不需要运用实质课税原则,其中一大部分属于法律实质主义的问题,非为税法固有问题;而对经济实质主义问题的研究,学者在适用实质课税原则时陷入了概括性、抽象性论述,造成对税收法定主义的违背,极易侵犯公民的财产权、破坏税法法制体系的建构。  相似文献   
18.
西周时期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 是一篇涉法铭文,其中涉及到的犯罪是诬告罪。本文在对铭文进行集释和翻译的基础上,总结出这次诬告案件的审理程序,这有助于了解西周时期的法律情况。  相似文献   
19.
契约文书是敦煌社会文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反映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口语性强。契约文书中一些词语各类辞书未予收录或虽收录但释义不完善,在此予以考释。  相似文献   
20.
《扬子法言》中句末连用语气词汇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气词是用来帮助表示各种语气的。当几个语气词连用时,语气的表达上往往存在主次之分,语气的重心一般落在最后一个语气词上,其作用是加强之前语气的表达效果。《扬子法言》一书中句尾语气词连用的现象非常多。其中以两个语气词连用为多见,有"已乎""也哉"、"矣夫"、"也与"、"也者"、"矣乎"、"矣哉"、"也夫"、"乎哉"、"而已"等;也有三个语气词连用的情况,如"也已矣"、"而已矣"、"已矣哉"、"几矣哉"。不同语气词的选择使用可以让作者的思想感情更完整的展现在读者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